首页
>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
黑龙江省十大民俗文化
1.
黑龙江羽毛画
黑龙江省的地方工艺品。用鸡、鸭、鹅、鸽、锦鸡、孔雀等各种鸟雀的羽毛作原料,经过洗、漂。染等工艺,借鉴国画、浮雕等表现手法,将各种颜色的羽毛按构图要求,运用平粘、对接粘、排列粘、悬浮粘。堆积粘等粘贴方法,制成一幅幅颜色鲜艳、具有光泽、造型生动、有立体感的羽毛画……
2.
王麻子膏药
王麻子膏药道外区富锦街西端,由五道街入口到七道街一段,人称王麻子街。当年,这条街北临十八拐(那是官0暗娼集中的地方),后街是素有天桥之称的北市场,西端向北是1鱼市,南面只隔一趟平房就是电车道了。王麻子街本不宽展,但是热闹非凡,摆摊的、卖艺的、说书的、唱戏的无所不有。然而,引人比较注目的还要说四家都以……
3.
赫哲族伊玛堪
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黑龙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区。据现有资料,它至迟在清末民初就已经形成。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大体上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传统节目长、中、短篇均有,代表性作品有《什尔达鲁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木竹林莫日根》、《英土格格奔……
4.
鄂伦春族摩苏昆
鄂伦春族摩苏昆是形成并流行于黑龙江大小兴安岭鄂伦春族聚居区的一种曲艺说书形式,形成于清代末期。“摩苏昆”是鄂伦春语,意为“讲唱故事”。演出形式多为一个人徒口表演,没有乐器伴奏,说一段,唱一段,说唱结合。其内容多讲唱“莫日根”的英雄故事,曲调多不固定,且因流行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流传在逊克的多用【库……
5.
朝鲜族花甲礼
朝鲜族花甲礼系朝鲜族寿礼的重要礼仪之一。朝鲜族自古以来,就把尊重老人视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礼节。朝鲜族同胞每逢60大寿都举办寿礼,叫做“回甲宴”或“花甲宴”。花甲宴是朝鲜族人民为60岁老人举行的生日宴。按古代干支纪年,60年作为一个循环单元,因此,将60周岁称作周甲或还甲。朝鲜族把60……
6.
牛角画
黑龙江地方工艺品。用牛羊角作原料,经过烧、雕、磨、粘等工艺拼制而成。利用牛羊角具有光泽的特点,经磨薄后有一定透明度,用来拼贴成花卉、鸟兽、蔬菜、瓜果、山水、人物等形象,或表现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能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
7.
羽毛画
黑龙江省的地方工艺品。用鸡、鸭、鹅、鸽、锦鸡、孔雀等各种鸟雀的羽毛作原料,经过洗、漂。染等工艺,借鉴国画、浮雕等表现手法,将各种颜色的羽毛按构图要求,运用平粘、对接粘、排列粘、悬浮粘。堆积粘等粘贴方法,制成一幅幅颜色鲜艳、具有光泽、造型生动、有立体感的羽毛画。……
8.
海伦剪纸
海伦县是“剪纸之乡”,传统的剪纸以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为题材,造型简洁洗练。建国后增加反映新生活的内容,同时加强了装饰。阴刻用“面”表现,阳刻以,‘线”表现,还有用铝金纸衬色或用丝、绸、绒压色的剪法,更富于表现力。海伦剪纸是黑龙江剪纸中最具地域性的代表作品之一,因清代皇家围场的人文历史环境而形成了刚……
9.
麦秸画
麦秸工艺画又称麦草画、麦秸画,是中国早已失传的隋朝宫廷工艺品。20世纪末,中国洛阳民间艺人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让麦秸工艺画 重放异彩,享誉全世界麦秸工艺画采用中国盛产的优质麦秸,经过十几道工序经心制作而成它保留了麦秸的自然光泽,古色古香、形象逼真、环保、典雅.具有很高的收藏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它是装饰办公……
10.
通草画
哈尔滨市制花厂于七十年代研制成功,主要原料通草,又名通脱木,是一种药材。通草本身洁白、光亮、具有丝绒感,易于染色、造型。制作时经过选料、漂草等工艺,再运用剪、窝、粘等手法,制成工艺画。用通草画表现的各种花卉,形象逼真、动人、尤以表现菊花更为突出。……
走遍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民俗与文化
牡丹江市民俗与文化
伊春市民俗与文化
佳木斯市民俗与文化
齐齐哈尔市民俗与文化
绥化市民俗与文化
大庆市民俗与文化
大兴安岭地区民俗与文化
双鸭山市民俗与文化
黑河市民俗与文化
鸡西市民俗与文化
七台河市民俗与文化
鹤岗市民俗与文化
全部黑龙江省民俗文化
黑龙江省地名网
搜索
全部黑龙江省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您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QQ:
415263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150号
黑ICP备05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