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
>
滨州
>
沾化区民俗文化
沾化区十大民俗文化
1.
中医正骨疗法(徐氏中医正骨)
一徐氏正骨大事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沾化福寿长拳及正骨艺术第一代传承人王毓美拜五台山道士冯秀岭为师。1924年.沾化福寿长拳及正骨艺术第四代传承人徐成林拜师赵凤龙。翌年始行医乡里,终生不懈,教授其子徐顺三、徐泽三,成为家传徐氏正骨第一人。1969年,徐氏正骨第一代传人徐成林创建东杨大队骨科医……
2.
沾化三疣梭子蟹
俗称螃蟹,因其体呈梭形,背有三个隆起而得名。沾化沿海是其主产地。每年4~5月间,雌蟹游入近海产卵。蟹肉细嫩,洁白鲜美。未产卵之雌蟹,蟹黄盈满甲壳,色艳味香。自古骚人墨客咏蟹诗文颇多,吃法也甚讲究,如“芙蓉菊花蟹”、“雪丽大蟹”、“七星蟹黄”等。……
3.
沾化渤海大鼓
渤海大鼓,因起源于沾化县(渤海老区)而得名。1950年,在沾化县驻地成立了“沾化县民众鼓书院”,期间,由魏尊昌、兰尊侠、谢宝华等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将东路大鼓、西河大鼓、老牛摔缰、河间大鼓等鼓书流派兼收、糅合,形成了富有渤海地区风格的大鼓流派。……
4.
渔鼓戏
渔鼓戏发祥于山东省沾化县胡家营村,距今已有284年历史。据《沾化县志》《山东艺术志》《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载:1723年(清雍正元年),胡家营村重修道观时,有道士来此说唱,村民学会其腔调,并逐渐予以衍化,把说唱形式的渔鼓搬上舞台化妆演出,遂发展成为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渔鼓戏。渔鼓戏以沾化为中心辐射到……
5.
鸳鸯嫁老雕
“鸳鸯嫁老雕”是由民间音乐及民间舞蹈组合而成的民间艺术。曲目的具体初创时期大约在清咸丰年间(1861—1862)年。《沾化县志》载:张春熙字如,城北沙洼庄人。咸丰辛酉拔贡。文名噪一时。出任三河知县,遇疑狱引经按律,多所平反。又两任顺义县,所在皆有政声,授奉政大夫。又据《沾化县志》及《沾化文化艺术志》……
6.
泰山奶奶传说
关于五岳独尊的泰山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我先给各位介绍一下泰山老奶奶和泰山神的传说.据说,姜太公帮助周王得到江山以后,为了感谢众神仙的帮忙,就给神仙们了封地,当然都是名山大川,惟独泰山没有在这些封地里面,原来,他发现泰山风水好,适合1,想把泰山作为自己以后养老的地方.后来,黄飞虎找到了姜太公,想要泰山……
走遍沾化区
滨州民俗与文化
惠民县民俗文化
无棣县民俗文化
邹平县民俗文化
沾化区民俗文化
博兴县民俗文化
阳信县民俗文化
滨城区民俗文化
全部沾化区民俗文化
沾化区地名网
搜索
全部沾化区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您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QQ:
415263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150号
黑ICP备05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