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嘉兴市
>
嘉善民俗文化
嘉善十大民俗文化
1.
嘉善田歌
嘉善田歌是浙江省的地方民歌,属于吴歌的一个品种,是浙江一种独特的歌谣形式,是过去劳动者寻求慰藉、抒发思想感情的歌声。2008年6月7日,浙江省嘉善县申报的“嘉善田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86Ⅱ-87。在嘉善、青浦、吴江的芦墟一带农村小范围内传唱的田歌非常有特色……
2.
西塘八珍糕制作技艺
八珍糕是一种夏令防病食品,以糕内有八味中药成分而得名,产自嘉善县西塘镇。原西塘钟介福药店是百年老店,所产八珍糕是创始人钟稻荪在1885年参考明代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内八仙糕处方,结合临床经验,应用本地优质糯米和八味中药研制而成。八珍糕口感香甜松脆,蕴药理于食疗之中,食之无药味,既是药物,又是糕点佳……
3.
京砖烧制技艺
嘉善砖瓦烧制业(俗称窑业)历史悠久,始于宋、兴于明。据《嘉善县志》记载:自明清以来,其窑域之广,窑墩之多,窑货之丰,从业人员之众,在江南罕见。万历《嘉善县志》(1956)载,“砖瓦出张泾者曰东窑,出千家窑者曰此窑。两地所产砖瓦除供临近地区外,主要供京、苏、杭官府所用。清康熙(1677)记,千家窑“民……
4.
嘉善淡水捕捞渔俗
嘉善丁栅有着丰富的淡水鱼资源,历史上世代相传多种多样的淡水捕捞技艺。当地有四十一种淡水捕捞方法,即张簖捕捞、横帘捕鱼、虾簖头捕虾、丝网捕鱼、牵塘网捕鱼、百脚笼捕鱼、过江笼子捕鱼、钓钩捕鱼、牵网捕蟹、拖网捕虾和蟹、桥洞捕鱼虾、蟹罾捕蟹、环网捕蚕白虾、抄网捕虾和鱼、夹网捕鱼、箍索罩鱼、扳罾捕鱼、打甲鱼、……
5.
护国随粮王庙会
护国随粮王庙初建于明末,清初搬迁至现址。庙内供奉随粮王神像,清中后期庙的香火渐旺,信奉者多为嘉善县西塘镇居民及附近农民。到清末民国初时,庙会规模最大,抗日战争前规模最大的一年参与人数达两三千,是附近数十里内最有名的庙会。随粮王庙会是护国随粮王生日庆典,地点在西塘镇塔湾,庙占地约十亩,坐北朝南,门前是……
6.
西塘古民居建筑艺术
西塘古民居建筑艺术西塘古民居建造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据文献记载,西塘在元代成市,明代建镇,清代中期徽商东进,把徽派的文化和建筑技术带到西塘,西塘现存最好的民居就是那个时期建造的。到了民国时期,西塘已成为商业重镇。据2000年普查,西塘古镇尚有明、清和民国时期建造的民居建筑25万余平方米。西塘古民居中……
7.
传统纽扣制作技艺
传统纽扣制作技艺传统纽扣制作是嘉善县西塘镇和大云镇一带民间世代传承的技艺。传统纽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贝壳纽扣,一种是布条编织的盘香纽扣。贝壳纽扣生产主要是在西塘镇大舜村,盘香纽扣制作分布面较广、制作技艺传承较好的是西塘镇和大云镇。贝壳纽扣制作初创于1921年,其原材料主要是产于当地的河蚌、三角蚌、麻……
8.
嘉善风筝制作技艺
嘉善风筝制作技艺嘉善县陶庄、汾湖一带集镇上都有粘纸斋商店,专门从事纸贴业,做各种冥纸和鹞子出售。陶庄制鹞人陈明观的手艺就是从粘纸斋商店学来的,并流传至今。嘉善风筝中的陶庄蜈蚣鹞一般都在三十节至一百节不等,用绵纸粘贴在竹架上而成,并用棉线串起来,放飞起来要三至五人操作。1930年8月出生的陶庄蜈蚣鹞制……
9.
嘉善宣卷
宣卷是由唐代寺院的“俗讲”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嘉善宣卷属于苏州宣卷类型。据老艺人蒋福根(1921—2002)回忆,嘉善宣卷是从江苏的苏州、吴江传入的。宣卷在嘉善县西塘镇流行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嘉善宣卷的演出形式有木鱼宣卷和丝弦宣卷之分。木鱼宣卷盛行于19世纪中后期,一般由二至三人演出……
10.
嘉善农民书
农民书,旧时俗称“说因果”。相传始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清末民国初曾在江南一带,如上海金山、江苏无锡、浙江平湖和嘉善等地广为流传。嘉善农民书最初是从上海金山流传过来,经几代人传唱,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曲种,演唱者多数是半农半艺。农民书只有一片铜钹击打伴奏,发出“忒忒”的声音,所以也叫它“忒……
走遍嘉善
嘉兴市民俗与文化
桐乡民俗文化
海宁民俗文化
平湖民俗文化
秀洲区民俗文化
南湖区民俗文化
嘉善民俗文化
海盐民俗文化
全部嘉善民俗文化
嘉善地名网
搜索
全部嘉善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您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QQ:
415263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150号
黑ICP备05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