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木版年画篇民俗文化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木版年画篇

杨家埠木版年画
  杨家埠是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三大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寒亭杨家埠)之一,自古至今盛产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的一种民间版画,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杨家埠村在潍坊市东北15公里处,由于盛产木版年画而远近闻名。杨家埠木…[详细]
滩头木版年画
  滩头木版年画是湖南省惟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以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滩头镇地处湖南省隆回县东南部,此地民风古朴淳厚,习俗独特,历史上曾出现过造纸村,雕刻村,色纸、花纸、香粉纸巷和年画街,手工业十分发达,且分工明确,相互配套。滩头自古巫风炽盛,民间祭祀活动甚为流行,用于祭祀的纸马品种繁多,其制作工艺与后来的滩头木版年画有着内在的传承关系。据《隆回县志》载,滩头木版年画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据民间…[详细]
梁平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重庆市梁平县的梁平木版年画属于民间美术梁平三绝(竹帘、年画、灯戏)之一,是梁平县境内人民群众为庆贺年节而绘制的一种绘画艺术,至今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庆市梁平县的梁平木版年画属于民间美术梁平三绝(竹帘、年画、灯戏)之一,是梁平县境内人民群众为庆…[详细]
晋南木版年画
  产于山西晋南。远在宋、金时期,晋南临汾一带的造纸、刻版、印刷技术已相当发达,于是,木版年画也就应运而生。在甘肃黑水城附近一古塔中发现宋、金时期平阳城姬家雕印的一幅木版年画《四美图》。这幅画是目前所见到的我国最早的木版年画。画中人物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位古代著名美女,画中美女体态丰韵轻盈,神情奕奕动人,造型优美,形象逼真,可见,晋南木版雕印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且年画行销甚远。先由画工…[详细]
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木版年画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的凤翔县,是中国知名的木版年画产区在是中国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馆皆有收藏。凤翔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家宅六神画和窗花画六类;品种最多的时候有六百多种,现在经过木板年画的第二十代传人邰立平数十年的恢复、挖掘、整理和创新的有三百多种。木版年画是宝鸡民间艺术中一枝古老独特…[详细]
佛山木版年画
  佛山木版年画是我国华南地区著名的民间年画,因在广东佛山生产而得名。始创于明代,鼎盛于清代至抗战前,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佛山木版年画的体裁与形式,具有强烈的岭南文化的地方特色。主要包括门神、年画、神相等,以红、绿、黄、黑色木版套印,吸收了佛山剪纸、刺绣、铜凿金花等民间艺术特色,线条粗犷刚劲,加上工笔绘彩、勾金粉等表现技法,使画面富丽堂皇。其中以硍硃填丹的佛山木版年画最具特色。20…[详细]
朱仙镇木版年画
  朱仙镇位于开封县,明至清朝中叶为中原商坞要冲,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它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合称中国四大名镇。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年画作为中国独有的一朵艺术奇葩,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精华。朱仙镇木版年画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京都汴梁,…[详细]
漳州木版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主要流传于漳州的芗城区和闽南、岭南一带,并远销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宋代福建的刻书业开始兴盛,迅速带动了民间版画刻印技术的发展。明清两代,漳州木版年画开始流行,漳州月港的兴起给木版年画的外销带来了有利条件。20世纪初,漳州联子街、香港路、台湾路一带集中了大批年画店,直至50年代尚有八九家存在。繁多的民间民俗活动是漳州木版年画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漳州民间木版年画的主要题材有辟邪消灾、祈…[详细]
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盛产竹子,其中最为著名的绵竹是造纸的上好材料。绵竹木版年画技艺主要分布在绵竹市城区剑南镇和北部的拱星镇、清道镇、新市镇、孝德镇等地。绵竹龙门山中段与成都平原北部连接,成都自唐以来便是国内雕版印刷的中心,绵竹受其影响,相传在宋代已有木版年画生产。据口述资料,清代乾嘉年间,绵竹有年画从业人员九百余人,大小规模不一的作坊三百多户,年产包括门画、斗方、屏堂、杂条、拓片、案子在内…[详细]
东昌木版年画
  东昌木版年画始于唐代,先以门神画的形式出现,与潍坊杨家埠并称为中国民间艺术宝库的艺术奇葩,代表着山东木版年画的东、西两大系统。东昌府木版年画的生产始于明代,已有近300年历史。东昌木版年画具有年画、门神画合为一体的特点,构图简洁,整体感强,人物造型眼形窄长,鼻梁鼻翼瘦窄,形象丰满质朴;线条刚劲、流畅、圆润,弧中有直,柔中有刚;色彩柔和、鲜明、古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东昌府的刻…[详细]
老河口木版年画
  被誉为“南派”木版年画传人的老河口陈义文先生创作的木版年画,先后参加1986年“湖北民间艺术展览”和1987年“首届中国艺术节”,有3幅作品走出国门到东南亚各国展出,有1幅作品被选入湖北版初中美术教材,大量作品被许多省级博物馆收藏。  陈义文木版年画除色彩浓艳丰富之外,还有线条精细致密繁复、表现细致的特征。因其作品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地方民间色彩和芳香的泥土气息,它所体现的原本意义上的历史价值是其他任…[详细]
平阳木版年画
  起源于古代山西河东路的平阳府(今临汾市),自宋、金到明代、清代年间,流传甚广。 宋代,自毕升发明活字排版印刷后,我国的雕版印刷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北宋灭亡时,金人以汴梁掳迁至平阳去的刻工与书版作为基础,使这一带的印刷业得到发展。平阳,成为金代雕版印刷的中心。官府在这里专门设置出版机构,管理民营书坊与书铺,使这里的雕版印刷逐渐繁荣起来。 木版年画,是用传统的木版水印方法印制的年…[详细]
李向荣木版年画
  李向荣木版年画:李向荣,男,汉族,1952年2月27日出生,高中学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他的闯关东年画(木版年画),有着广泛的群众性特征。通榆闯关东年画产生承传于生产水平较低的农耕时期。受人们的经济状况所限,年画又具有价格低,装裱性强,对于春节期间广大民众无论是布置装点房屋,还是图吉利喜庆,都是首选画种。因此,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基础。通榆“闯关东年画”的产生发展是随着社会变化,…[详细]
张秋木版年画
  张秋木版年画是山东省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自元代由山西、陕西引至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据《寿张县志》记载以及文史专家考证,明清时期,张秋木版年画空前繁盛,和苏州桃花坞、潍坊杨家埠、天津杨柳青合称为全国四大木版年画基地。2008年,张秋木版年画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秋木版年画的制作方式有别于其他年画产地。杨家埠、杨柳青等地年画早期均粉脸加工,而张秋木版年画只套色不手绘开脸,张秋…[详细]
绛州木版年画
  绛州木版年画起源于北宋,兴盛于清朝中叶,是在传统雕刻印刷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艺术。历史上的绛州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江苏桃花坞、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齐名,代表作有《春牛图》、《四季美人》、《猴子抢帽》、《馗头》等等。绛州木版年画的刻版印刷技艺十分繁杂和讲究,从起草绘图到最后印制出一幅年画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既要有高超的绘画水平,又要有不俗的刻版技艺,还要熟练掌握套版印刷的窍门。在漫长…[详细]
桃花坞木版年画
  桃花坞木版年画产生于明代,当时在苏州七里山塘和阊门内桃花坞一带有数十家画铺,年产量多达数百万张,故以桃花坞为名。桃花坞木版年画盛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最繁盛时期有张星聚、张文聚、魏宏泰、吕云林、陆福顺、陆嘉顺、墨香斋、张在、泰源、张临、季祥吉等画铺,稍后出现的王荣兴、陈同盛、陈同兴、吴锦增、吴太元、鸿云阁等画铺在当时亦有不小的影响。桃花坞木版年画曾流行江苏、上海、浙江等处,远销湖北、河南、山东各地…[详细]
新会司前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是民间庆祝春节的一种传统民俗作品,多以写实与装饰、写人与写景相结合的简明而夸张的手法,表现欢乐、幸福和吉祥等题材。新会区司前镇雅山龙安村是继佛山后现存的第二个民间生产作坊地,在用纸、颜料、刻板以及画面造型等都有独特的地方民俗风格。印制年画要经过数次套色,先用模板把人物线条勾勒出来,接着用附件来印制人物的头饰、衣服的金边、身上的挂件等细部。现在,只剩下龙安村关伯一家有木版年画刻板,仅剩的一套…[详细]
郯城木版年画
  郯城木版年画起源于200多年前,一位潍坊年画艺人逃荒至郯城县胜利乡沙沃村。恰值年关将近,饥寒交迫之际,他就解下随身携带的木刻雕版,拓印年画出售,不料这些色泽艳丽抢眼,极具渲染喜庆气氛功能的年画一经面市就获得热烈的欢迎,不仅生意红火,沙沃村更是倾村前来拜师学艺。在原有的基础上,沙沃村人结合本地的地域特征,一代代推陈出新,很快就把沙沃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木版年画专业村。在鼎盛时期,沙沃村曾有过“家家点…[详细]
南通木版年画
  年画(南通木版年画)扩展木版年画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千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普及。南通木版画的生产制作工艺及其作坊,在清代中晚期的南通地区已颇具规模。其突出的艺术特征表现为刻工严谨精细,色彩单纯明快,图案古朴原始。木版画艺人懂得农民的审美心理,刻画形象以自然形态为基础,概括提炼突出特征,借形写神。门神的刻画多为五短身材,突出表现头部,着重刻画眼睛与表情、神态。南通木版画刻绘精美、色彩艳丽、…[详细]
海安木版年画
  南通木版年画(海安木版年画),南通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扩展项目。海安木版年画,在内容上,有二十四节气风俗、春节门神、文昌菩萨(儿童上学)、送子娘娘(娶妻生子)、风调雨顺(土地公公、土地娘娘)灶王爷等;在用途上,即可用于民间春节张贴于大门上,也可用于民间土地庙服务传统祭祀,还可用于集镇商贸商家喜庆。海安印制版画,一般不套色,即便上色,也是用毛笔填色(以黄红绿紫四色为主)…[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