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民俗文化
漳州市民俗文化介绍
华安玉雕
华安玉雕是以华安玉为加工材料发展而成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优秀玉石雕刻工艺。华安玉,古称茶烘石、九龙玉、五彩玉、九龙璧,广泛分布于九龙江流域及其沿岸,主要产地为华安。华安玉结构致密,花纹如行云流水,色调…
南靖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福建南靖县拥有各类土楼一万五千多座,其中大造型方圆土楼一千三百多座,堪称“土楼王国”,汇集了最高、最大、最小、最奇、最古老、最壮观的土楼,其中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等是土楼建筑的典范…
坂仔香蕉
坂仔香蕉以果大、肉香、营养丰富,驰名海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坂仔香蕉曾获得全国香蕉类产品首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纵横十里的茫茫“蕉海”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坂仔也因此被称为“中国香蕉之乡”。…
漳州太祖拳青龙阵
太祖拳历来有宋太祖拳与明太祖拳之分,其中宋太祖拳亦称赵太祖拳,托名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并有南派与北派之别。漳州太祖拳属南派风格的赵太祖拳,自明末清初传入,有登龙堂、习艺堂、武艺堂三个同派不同拳路的分支,…
诏安彩扎技艺
彩扎技艺是诏安县的传统民间工艺,源于清朝末年。清末彩扎技艺传承人林裕后在诏安县东关街创办有彩绸庄,其彩扎技艺不仅传承了清代民间工艺特色,而且吸收了历代名师、名匠的制作技艺精髓,同时还吸纳了广东潮汕一带…
诏安剪瓷雕工艺
剪瓷雕是我国南方,尤其是福建闽南、广东潮汕以及台湾所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这些地区的传统建筑,除了注重主体结构外,为了修饰与美化外观,往往会运用许多装饰的手法,诸如木雕、石雕、彩绘、泥塑、交趾陶、剪瓷雕…
漳州水仙花雕刻技艺
漳州水仙花的栽培和雕刻自明景泰年间延续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水仙花雕刻技艺,主要采用钢铁制成的刻刀、刻片、刻钳、刻剪、修叶刀、刻针等八种工具,经过花匠们雕刻的水仙花,造型逼真,千奇百怪,大体可分为兽型…
长泰明姜制作技艺
姜味辣,性微温,不仅是家常食谱的佐料,更是一种难得的保健食品。自古以来,中医学家和民间就有“生姜治百病”之说。民间常用吃生姜的办法,缓解头痛、眩晕等病状。长泰明姜原产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武安镇马车…
山重赛大猪祈丰年
传说漳州市长泰县山重村赛大猪的历史是从公元669年开始的,当时“开漳圣王”陈元光的“行军总管使”薛武惠奉命率军进驻山重,后定居繁衍于此。因其功名显赫,薛氏建祖祠时便设了五宪门,依民俗则可以摆生猪生羊祭…
漳州灯谜
漳州市地处闽南金三角,唐垂拱二年(686)设置郡治,已有一千三百余年,芗城区为漳州市一中心区,是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芗城区为中心,漳州灯谜活动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漳州灯谜发轫于民间的童谣谜…
漳州哪吒鼓乐
漳州哪吒鼓乐是源自民间信仰的一种吟唱表演仪式,明代从道教圣地山西闾山传入漳州,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哪吒鼓乐与民间信俗仪式“踏火”相互配合,是古闽越族原生态巫术仪式与山西闾山道教音乐相互融合的产物。踏…
漳台大鼓凉伞舞
大鼓凉伞舞始创于闽南漳州,后传至台湾的一种不用器乐伴奏的民间舞蹈形式。在《台南县志》中就有弄鼓花的记载:“两人一对手,一人持凉伞,一人抱大鼓,伞打回旋,大鼓双面打,边打边舞,另有打锣手三、四人围住大鼓…
铁枝木偶戏(东山县)
铁枝木偶戏,元代从中原传入广东惠来、海丰、陆丰一带,以潮曲、潮话为戏剧语言,很快流行于闽南诏安、东山、云霄、平和等地。铁枝木偶戏在民间俗称“尫仔戏”,是我国现有的古老的木偶戏品种之一。铁枝木偶的装制非…
东山海船钉造技术
东山岛大帽山贝丘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表明,至少在5000年以前,东山岛的先民便已经制造与使用舟船,明清时期是东山造船业的全盛时期。东山造船,俗称“钉船”,指福建东山岛一种建造木质海船的传统手工技艺。造船…
东山海柳雕技艺
东山的海柳雕工艺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海柳是一种珍贵的海底灌木,属海生植物铁树科。它以吸盘固定于海底礁石,树干呈黑褐色或棕褐色,干粗枝密,叶片细长,质地坚韧耐腐,有“铁木”、“海底神木”之称…
走遍漳州市
福建省民俗与文化
平和民俗与文化
漳浦县民俗与文化
龙海区民俗与文化
长泰区民俗与文化
南靖民俗与文化
诏安县民俗与文化
云霄民俗与文化
芗城区民俗与文化
龙文区民俗与文化
东山县民俗与文化
华安县民俗与文化
全部漳州市民俗文化
漳州市地名网
搜索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您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QQ:
415263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150号
黑ICP备05000777号